无人机“亮剑”大气污染 大数据价值有待挖掘

行业动态】目前,环保问题日益受到重视,而在主要的大气污染监测领域,无人机的应用正愈发普及。无人机的价值不仅是体现在协助执法、监测污染等方面,通过与大数据发展理念的结合,“无人机+大数据”显然能够带来更多。

  近年来,由于全球气候变化、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等原因,世界各国对于环保的重视程度都不断提升,我国更是将环保工作视为国家核心议题之一。随着在环保领域的投入逐步增长,环境监测领域发展也持续加快。
  为了应对行业发展新态势,环境监测领域积极与科技相融合,在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,其中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备受关注。毫无疑问,无人机的普及,为环境监测、特别是大气环境监测带来了重要帮助。
  为大气污染防治而生?
  一直以来,大气治理就是老大难问题,我国许多地区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压力。由于污染气体容易扩散、大气污染源种类繁杂,而且污染源定位难度也较大,因而监管方面始终存在障碍。
  业内人士表示,要想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的精准度和有效性,就必须快速、准确找到污染源,同时结合其他客观因素进行分析、明确,并及时进行处置。因此,对于监管机构来说,合理运用科技力量,克服大气污染防治过程中的难题,就成为自然的选择。
  那么,何种科技产品能够符合监管机构的要求呢?毫无疑问,使用便捷、机动性强、监控范围广的无人机就是目前的最佳选择。
  实际上,经过多年来的技术积淀与经验积累,专业级无人机产品无论是质量还是适用性都得到了极大提升,而且传感器、相机、气体检测设备等专业组件的发展,也为无人机在环保行业的应用,特别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  助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
  2017年以来,无人机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开始逐渐增多。在过去一年秋冬季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,我国陕西、安徽、四川等多个省市区的环保部门都在采用传统措施的同时,利用了无人机这一新锐“武器”协助监测大气环境情况。
  环保部门在利用无人机执行监测任务时,除了进行常规部署外,还会根据群众举报或者线索查明进行临时查证。在放飞无人机后,无人机能够快速到达污染区域,向后方传输实时视频、图像信息,为环保部门的后续执法提供决策参考和切实证据。
  当然,无人机在大气监测领域的应用早已有之。相对于传统监测手段存在的不足,无人机的投入使用能够很好地突破空间限制,应对各种障碍,全面提升大气污染巡查以及违法信息的搜集能力。
  除了巡查污染源,无人机监测还能为雾霾难题的解决带来帮助。日前,上海交大透露,该校展开了基于无人机的大气污染监测研究,力图破解城市雾霾形成机理。一旦研究取得成果,将能够为雾霾防治提供制定应对举措的重要依据。
 
  无人机大数据价值巨大
  大气污染形成原因复杂,不仅是工厂的违法排放,还包括垃圾焚烧、汽车尾气、扬尘污染等诸多因素。要想全面推进大气污染治理,不只是要打击非法排放企业,同时也需要掌握全面的大气污染信息,进行综合治理。
  因此,无人机既能够帮助环保部门强化监管力度、丰富执法手段,打击主要的污染大户,同时又能借助技术与设备,在日常的巡查、监测任务中不断收集大气污染气体成分、污染源、污染分布等数据,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。
  不过,在无人机使用过程中,也需要注意安全问题。如果无人机在执行数据采集任务中不慎掉落,那么将会给建筑、个人都带来一定隐患。
  总体而言,无人机的应用将改变传统的环境保护模式,为环境监测、监管执法提供有力帮助。此外,通过发掘“无人机+大数据”的价值,能够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有利资源,同时也能延伸无人机的服务产业链,进一步扩大无人机应用市场的发展空间。

(来源:中国智能制造网 月初)

留下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